星期日, 6月 18, 2006

 

0618湄南河畔護生讀書會







另外其他精彩照片請到相片館0618繼續欣賞
http://hk.pg.photos.yahoo.com/ph/bjschienthai1122/my_photos

壞習慣
人在世間,總有很多給人評論的地方,尤其關於習慣方面的問題,總是被人議論最多,例如某人有很好的習慣、某人習慣不好等等。談到「習慣」,所謂「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」,好習慣的建設要多年養成,革除壞習慣更是千難萬難,例如一些好抽菸、喝酒的人,一旦沾染上這些壞習慣,就很難戒除。

關於吾人眼耳鼻舌身心等六根的壞習慣,略述如下:

一、眼睛的壞習慣:有人喜歡「擠眉弄眼」,有人專愛「窺人隱私」,有人慣以「斜眼看人」,有人總是對人「惡眼相視」,這些都是眼睛的壞習慣。眼睛其實可以用來瞻仰佛像,可以效法觀世音菩薩「慈眼視眾生」,但是一般人總愛看人間事相;眼睛可以看聖賢書,但偏要看無益的事;眼睛應該看苦難眾生,給予同情,但是看到的都是別人的榮華富貴,繼而心生嫉妒,這都是眼睛的壞習慣。

二、耳朵的壞習慣:耳朵好聽是非,聽到別人的壞事就幸災樂禍,暗自竊喜;聽到別人幸有所得,則心生不悅。平時聽到善言好事,漫不經心;聽到是非謠言,則豎耳傾聽。尤其耳朵就像一個情報員,總愛試探別人的秘密,聽到一些未經證實的事,就大肆傳播,更有的人專門「聽壞不聽好」,這都是耳朵的壞習慣。

三、嘴巴的壞習慣:嘴巴的壞習慣很多,好吃懶做是壞習慣、好吃零嘴是壞習慣、好抽菸喝酒是壞習慣;好吃也就罷了,尤其好辯、好說,所講都是廢話連篇,都是不正經的話,甚至傳播是非傷害別人。所謂「病從口入,禍從口出」,嘴巴的壞習慣不但傷害別人,也很容易做出對自己不利的事,所以要謹言慎行。

四、身體的壞習慣:身體在行住坐臥間,常常不經意的表現出一些壞習慣。例如走路不正、坐姿不端、舉手投足沒有威儀,尤其有的人喜歡搔首弄姿、揮拳舞爪、奔跑跳躍等,這些都是身體的壞習慣。宗教教人要修身,因為身行不正就容易心術不端,而且為人所看輕。

五、心理的壞習慣:見不得人好,嫉妒、瞋恨,就是心理的壞習慣。有的人處心積慮想要表現自己的好,對別人則是說得一無是處;一個人內心不正、不淨、不善、不美,有了這麼多的壞習慣,怎麼能讓人欣賞我們呢?吾人的心理充滿貪瞋愚癡,所謂「八萬四千煩惱魔軍」時時都在擾亂我們,所以《金剛經》要我們「降伏其心」,至為重要。

六、做人的壞習慣:做人方面,舉凡不守信用、不守時間,對人沒有禮貌、輕諾寡信、老氣橫秋、不務實際等,都是做人的壞習慣。

總說六根的壞習慣,真是不勝枚舉。一個人想要把自己管好,就先要把壞習慣改正,否則壞習慣太多,讓人生厭,將來何能在社會上立足,何能成功立業呢?
 

處世八法
經常聽到長輩教導晚輩,要學習做人處世;每個人也都知道,人要會處世做人。怎麼做人暫且不談,先就「處世之道」,提供八法給大家參考:

一、親切:人和人見面,為了表示親切,微笑、頷首、點頭、握手,甚至總要說上幾句問候的話,才能讓人感受到你的親切。有的人不會做人處世,見到人板著臉孔,不發一語,如此就難以獲得友誼了。

二、禮貌:對人禮貌,就表示關心、尊敬,讓對方覺得你重視他,所以語言上的祝福、讚嘆、關懷、問候,只要禮貌到了,自然「禮多人不怪」。

三、和諧:與人共事、出遊,或相處的時刻,最重要的是和諧。和諧要從語言上的謙讓,事業上的協商,讓對方感受被尊重,則彼此共事來往,處世就不為難了。

四、恭敬:人都希望受人尊重,父母希望兒女恭敬,師長喜歡學生恭敬,長官更喜歡部下恭敬;甚至朋友、同事給我們的友誼,我們也必須對他恭敬。所謂「恭敬」,要尊重他的發言,尊重他的輩份、地位、意見,不可隨便否決,否則處世就會發生問題了。

五、幫助:人和人往來,彼此要互相幫助。大家在擠火車,你要靠我推你一把,你才能上去;大家在談論人事,你也靠我幫你說一句好話,也許就能得到幫助。你出門辦事,也要我代為照顧門戶,甚至你的兒女,也希望能給他們一些親切、關懷。總之,助人為快樂之本,幫助別人,是處世的不二法門。

六、友誼:處世,善於個中三昧的人,會懂得要爭取別人的友誼。他喜歡什麼,我要重視他;他的興趣,我要尊重他;他的喜好,也要顧念他;他的需要,更要助成他。懂得從處世中爭取別人的友誼,將來交往共事,就不會感到為難了。

七、喜捨:做人處世不可一毛不拔,處世圓融的人,要懂得喜捨。例如,別人過壽、喜慶,應該有禮儀相敬;偶有來往,率先付費。你能喜捨,自然會獲得友誼。

八、理則:做人處世,並非完全沒有理則;處世當然要有不變的原則,但也要隨緣應變。例如,彼此不計較、不比較,不用語言傷害對方,不用態度輕視對方,真誠來往,謙虛禮讓,就會獲得處世之妙。

人與人之間總有一些來往,有的是金錢的來往,有的是事務的來往,有的是商業的來往,有的是學問的來往,有的是友誼的來往,有的是親情的來往。總之,來往就會有大小不等的事情,即使是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,走在路上,當四眼交集、四目相視的時候,也總會說聲「你好」、「你早」,表示禮貌,所以處世之道,不可不知。
 



俗語說:「山不轉,路轉;路不轉,人轉;人不轉,心轉。」在人生的際遇裡,「轉」表示有空間,有餘地,有去路,有通道。人生要學會轉,如果不會轉,碰壁了怎麼辦呢?如果不會轉,人生的路就很難走下去,所以人生能有「轉」的機會,非常重要。一般所謂「危機」即「轉機」,「轉」之一字,對人生的重要,不言而喻。

說到「轉」,人生有那些轉機呢?有六點:

一、學生要轉學:學生「升學」固然要緊,「轉」也很重要,有時在此處學習,師資不契,環境不便,當然只有「轉學」一途。既然轉學就有新的契機,新的際遇,何嘗不好。

二、公務員要轉業:社會上,在公私營機關團體服務的人,遇到興趣不投,機遇不好,長官不相知,不得已只有「轉業」一途。轉業之後,可能遇到良師益友,可能新的事業更能得心應手,所以轉業未嘗不好。

三、工廠要轉型:一個百年老店,就算再有歷史,但隨著時代潮流的進步,不「轉型」有時也無以生存,就像現在的公營事業,諸如台糖、台電、電信局等,都要轉型。轉型以後的公司,可能更擴大,更有發展,何樂而不為呢?

四、事業要轉機:在士農工商的事業裡,有時遇到一個「轉機」,不能太執著。有人從事房地產事業,房產已過時,怎能不另找其他的轉機?辦學校,可能大學一下增設太多了,何必一定要辦大學,辦研究所、托兒所,未嘗不是辦教育?辦報紙、編雜誌、開書店,文化事業太多了,又何必投身此中去和人競爭呢?也可以改為從事其他藝文、體育等事業,可能競爭的人少,更容易發展,這就是轉機。

五、做人要轉身:一個人走到前無去路,後無轉身之地,就會苦不堪言。佛教講「回頭是岸」,轉個身,前途更寬廣,所以人生能前則前,不能向前,回頭的空間更大,回頭也是向前。所謂「天無絕人之路,地無絕人之去處」,人能轉個身,處處都有道路。人就怕思想想不開,一味執著,一味鑽死胡同,到了無路可走時,真是叫天天不應,叫地地不靈。

六、修行要轉心:修行,有時心中的迷執太多,不轉,不能進步,要緊的時候,能懂得「回心轉意」,自然海闊天空,所以要轉迷為悟,轉邪為正,轉愚為智,轉苦為樂。

轉,當然可能轉好,也可能轉壞;也許轉對,也或許會轉錯。所以當轉的時候,也不能不注意,不能不評估,如此一轉,後果如何?總之,得轉身時要轉身,得回頭時要回頭,懂得回頭轉身,人生之路無比寬闊。

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. Isn't yours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