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2月 12, 2006

 

0212 湄南河畔護生讀書會文章

湄南河畔護生讀書會 世間的生活 2006/02/12(週日)
  
人在世間生存,都離不開生活;即使信仰宗教,也需要生活。因此,古代禪師大德們所謂的修行,不外乎「吃飯去」、「喝茶去」、「飢時吃飯,睏來眠」、「我要去小便」;二六時中,哪裡能離得了世間?所以,不管是不是宗教徒,都應該懂得正確的過世間的生活。以下有四點意見,提供給大家參考:
  
第一、要有人間進取的精神:一般人對信仰宗教者最為垢病的,就是太過冷淡,所謂「三冬無暖氣,枯木倚寒蟬」,以為這樣才是真修行。事實上,一個人有了宗教的信仰,更要有積極的力量,為人間去進取。黃檗禪師大喝「斬斷你的雙腿」,破除小乘的自了精神;道元禪師的「此時不曬,更待何時?」表現了把握當下的積極性。因此,修行不是畏頭畏尾,不是踟躕不前,如此才能發揮犧牲奉獻、義無反顧、自利利他的大乘精神。
  
第二、要有樂觀喜悅的說理:一個宗教徒和人家講話,不一定開口閉口就是「看破世間」、「冤親債主」、「趕快生天」、「往生淨土」的言論,鎮日「無常苦空」,只是照本宣科,不是真正體會緣起的真理。真正懂得信仰真諦的人,說話,要帶給人信心,帶給人希望,把法喜安樂讓對方共同分享,那才是樂觀喜悅的說理。
  
第三、要有資生利眾的事業:一個宗教徒,不能天天想別人給我供養、給我厚待。我們穿衣吃飯,都是仰賴社會大眾的護持,自己本身當然要有資生利眾的事業。我種農田、我植山林、我興水利、我造橋鋪路、我生產、我培育人才、我教化度眾……;我能有很多資生利眾的事業,我能恆順眾生的需求,我對這個社會人間才有貢獻。
  
第四、要有悲智願行的性格:中國大乘佛教,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,是代表大悲的性格;山西五台山文殊師利菩薩,是大智性格的表徵;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,是大願性格的實踐;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,是大行性格的典範。所以我們做為一個宗教徒,可以學習這四大菩薩悲智願行的性格,將我們的信仰落實在人間。所謂「人成即佛成」,人間的責任道業完成,還怕將來不成佛嗎?
  每個人在世間生活,無不希望現在與未來都能無憂無怖;不管是像「熱,到熱的地方去;冷,到冷的地方」的快活烈漢,或者像「山高水長,柳綠花紅;日照則溫,風吹則涼」的溫厚仁者,能實踐以上這四種精神,則世間的生活才能真正到達至真、至善、至美的境界。所以,宗教徒應過的世間生活,有四點:
第一、要有人間進取的精神,
第二、要有樂觀喜悅的說理,
第三、要有資生利眾的事業,
第四、要有悲智願行的性格。


湄南河畔護生讀書會 懂得放下,何等自在 2006/02/12(週日)

有一個小學老師在偏遠的鄉村教書,這天,他來到自己班上的教室,問班上的小朋友:「你們大家有沒有討厭的人啊?」小朋友們想了想,有的未作聲,有的則猛力地點點頭。老師接著便發給每人一個袋子,說:「我們來玩一個遊戲。現在大家想想看,過去這一週,曾有那些人得罪過你?他到底做了怎麼樣可惡的事?想到後,就利用放學時間到河邊去找一塊石頭,把他的名字給用小紙條貼在石頭上!如果他實在很過份,你就找一塊大一點的石頭,如果他的錯是小錯,你就找一塊小一點的石頭。每天把戰利品用袋子裝到學校來給老師看哦!」

學生們感到非常有趣且新鮮,放學後,每個人都搶著到河邊去找石頭。第二天一早,大家都把裝著從河邊撿來的鵝卵石的袋子帶到學校來,興高采烈地討論著。一天過去了,兩天過去了,三天過去了…..,有的人的袋子越裝越大,幾乎成了負擔。

終於,有人提出了抗議!「老師,好累喔!」老師笑了笑沒說話,立刻又有人接著喊:「對啊!每天背著這些石頭來上課,好累喔!」這時,老師終於開口了,她笑著說:「那就放下這些代表著別人過犯的石頭吧!」孩子們有些訝異,老師又接著講:「學習寬恕別人的過犯,不要把它當寶一樣的記在心上,扛在肩上,時間久了,任誰也受不了…..。」
這個星期,這班的同學上到了人生中極寶貴的一課。
袋裡裝入越多、越大的「石頭」,心中存留越多、越深的仇恨,
所造成的負擔就越重!

我很喜歡一句名諺:
「寬恕人的過失,便是自己的榮耀。」

當您打算報復一個人時,首先感到痛苦的,會是您自己;
相對地,當您準備原諒一個人時,首先感到舒暢與快樂的,
也會是自己。可不是嗎?
懂得「放下」,何等自在!
饒了別人的同時,您也饒了自己。

做一個懂得「放下」的人,
放下心中的怒,放下心中的恨,放下心中的不平衡,
不要太斤斤計較,您的每一天都將更美好。

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. Isn't yours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