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4月 02, 2006
0402錄音
www.chienthai.com/reader/r040201.mp3
www.chienthai.com/reader/r040202.mp3
www.chienthai.com/reader/r040203.mp3
www.chienthai.com/reader/r040202.mp3
www.chienthai.com/reader/r040203.mp3
0402湄南照片
另有109張照片請到相片館欣賞
http://hk.pg.photos.yahoo.com/ph/bjschienthai1122/album?.dir=81a4&.src=ph&store=&prodid=&.done=http%3a//hk.pg.photos.yahoo.com/ph//my_photos
http://hk.pg.photos.yahoo.com/ph/bjschienthai1122/album?.dir=81a4&.src=ph&store=&prodid=&.done=http%3a//hk.pg.photos.yahoo.com/ph//my_photos
0402讀書會文章
湄南河畔護生讀書會 佛在世時我沉淪 2006/04/02(週日)
佛在世時我沉淪, 佛滅度後我出生;
懺悔此身多業障, 不見如來金色身.
-------- 古 德 -------
這首偈語是說明:一個修行者在禮佛、自省時的心情。
「佛在世時我沉淪」,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、金剛座上成道,初轉法輪度五比丘起,即從靈鷲山到祇樹給孤獨園,從祇園再到靈鷲山,來往於印度南北弘揚佛法,普度眾生,想到佛陀在世時,我還不曉得沉淪在什麼惡道裡,沒有親聆佛陀的教示,真是佛世難遇。
「佛滅度後我出生」,現在釋迦牟尼佛滅度了,我才出生到世間上,「懺悔此身多業障,不見如來金色身」,不免悔恨自己的業障如此深重,見不到八十種好、三十二相的如來金色身。
我要奉勸修行者不必太消極、太慨嘆,當初佛陀曾經說過:如果你們要我常住世間而不信受我所宣說的佛法,我活著又有什麼用呢?如果我入涅槃,而你們奉行佛法就如同我久住世間一樣,我又何曾離開你們呢?
所以,佛陀在世不在世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們大家能不能奉行佛法?比方說:佛陀開示我們要慈悲,大家慈悲了嗎?佛陀開示我們要忍辱,大家有忍辱嗎?佛陀開示我們要持戒,大家有持戒嗎?佛陀開示我們要弘法利生,大家弘法利生了嗎?假如我們真能奉行佛陀的佛法,以慈悲喜捨來對待大眾,以六度萬行來修持自己,以八正道來實踐佛法,以四聖諦來宣揚佛法,也就等於如來法身常住世間了。所以經典上說佛陀常住於常寂光中照顧我們,永處在真理裡指導我們。《金剛經》也說,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必定有佛,有佛法的地方必定有佛!所以,我們要注重人我的關係,普度眾生,若見人我關係處,一花一葉一如來!(摘自星雲說偈~千江映月)
湄南河畔護生讀書會 雲在青天水在瓶 2006/04/02(週日)
練得身形似鶴形, 千株松下兩函經:
我來問道無餘說, 雲在青天水在瓶.
------- 唐 . 李翱 -------
這首詩偈是唐朝太守李翱的作品。
李翱聽說藥山禪師是大名鼎鼎的高僧,很想見一見他的廬山真面目,就到處打聽,跋山涉水尋訪,終於在一個山頭的松樹下,找到了正在參禪打坐的藥山禪師。李翱十分恭敬地請求開示,藥山禪師卻睬都不睬,一向高傲的李翱,不曾受過如此奚落,終於忍不住諷刺說:「真是聞名不如見面!」意思是說:我久仰您的大名,但見了面後,才知道妳是如此不通人情、不達世故的一個人。說完,很生氣地要離開。藥山禪師忽然開口迸出一句:「你何必貴耳賤目呢!」意思是說:你為什麼耳朵聽的就很寶貴,而親眼見的就認為是低賤呢?為什麼你只相信耳朵,不相信眼睛呢?
李翱一聽,覺得很有道理,就再間:「什麼是戒定慧?」
「我這裡沒有這些閒雜具!」
「如何修行呢?」
「高高山頂立,深深海底行!」李翱再發問時,藥山禪師就一手指天,一手指著身旁瓶子的水,閉起眼睛不再開口了。
李翱因而體悟:禪的道理是不可以分別,不可以臆測的。他回去後,潛心研習佛法,撰寫很多心性禪修的書,後來成為一位了不起的學者。
古來多少文人學士,常與佛門大德、禪師來往,聽聞幾句開示就影響了一生。像李翱在見到藥山禪師後,寫下了這首偈,為禪門留下了一段千古公案!(摘自星雲說偈~千江映月)
李翱聽說藥山禪師是大名鼎鼎的高僧,很想見一見他的廬山真面目,就到處打聽,跋山涉水尋訪,終於在一個山頭的松樹下,找到了正在參禪打坐的藥山禪師。李翱十分恭敬地請求開示,藥山禪師卻睬都不睬,一向高傲的李翱,不曾受過如此奚落,終於忍不住諷刺說:「真是聞名不如見面!」意思是說:我久仰您的大名,但見了面後,才知道妳是如此不通人情、不達世故的一個人。說完,很生氣地要離開。藥山禪師忽然開口迸出一句:「你何必貴耳賤目呢!」意思是說:你為什麼耳朵聽的就很寶貴,而親眼見的就認為是低賤呢?為什麼你只相信耳朵,不相信眼睛呢?
李翱一聽,覺得很有道理,就再間:「什麼是戒定慧?」
「我這裡沒有這些閒雜具!」
「如何修行呢?」
「高高山頂立,深深海底行!」李翱再發問時,藥山禪師就一手指天,一手指著身旁瓶子的水,閉起眼睛不再開口了。
李翱因而體悟:禪的道理是不可以分別,不可以臆測的。他回去後,潛心研習佛法,撰寫很多心性禪修的書,後來成為一位了不起的學者。
古來多少文人學士,常與佛門大德、禪師來往,聽聞幾句開示就影響了一生。像李翱在見到藥山禪師後,寫下了這首偈,為禪門留下了一段千古公案!(摘自星雲說偈~千江映月)